罗定船步镇西侧甘步有村名旧县,其北有仓地、开阳村。旧县为唐代开阳县旧地,今与开阳村相邻,推测当时开阳县范围亦不算小。文物普查时,未发现城址,在旧县一个岗丘上发现有古砖块,周边的田低一圈似为当时护城河沟,但面积不大,据采访与调查,此为古开阳县儒学旧址,前面一林地较平,约有一个足球场大。据史料记载,元大德八年,知县陈泽将设在开阳乡(当时为开阳郡)的泷水县治迁于建水乡羊禄埠(今罗城南区),由此,旧县亦为泷水旧县。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在旧县南廓山岗上发现一处春秋战国时期古遗址,面积约4000平方米,采集有磨光石斧、陶器和砺石。陶器有瓮、罐、瓿、圈足器、三足器、圜底罐等,纹饰有方格纹、夔纹、云雷纹、回纹、篦点纹等,可以证实这里是古代开发较早的地方。
△开阳县儒学遗址位置示意图
船步旧墟在凤凰山脚下,因东水船行到此止步,故称之为船步,今镇政府所在地为上乌水、白马河、八排水等众多溪河汇合处,常遭水淹,经水利整治后才稳定。旧县在上乌水山口,仓地曾为旧县的粮库,可见旧县规模不算小。
元朝泷水县治从旧县迁到罗城今址,仍冠开阳郡名。现被罗城职中填作运动场的地方,原是一口大塘,旧称开阳郡大塘,原罗定商会旧址发现的碑刻中也称其地为开阳郡,但从肇庆宋城的宋代砖刻印为康州泷水县而不称开阳县,其间曾多次更替。唐开元十六年,泷州首领陈行范称帝事件被平息后,泷州的政治中心从太平故城(信宜窦州因瑶乱曾侨治泷州,当地人又称古窦州)迁往船步开阳县,曾一度归属开阳郡治,开阳县几乎替代了泷水县。
船步开阳县是否为秦县?云浮地方志办曾编著《史说云浮》一书,内有《存疑中的秦县——开阳县》一节。称据史料记载,秦曾在今罗定境内设开阳县。其证据出自清康熙《古今图书集成》,该书又引自《明一统志》,后地方志大都载录。但《史说云浮》又指秦设开阳县之说受到当代学者质疑。其中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曾昭璇在《岭南史地与民族》一书中认为,罗定不可能在秦代立县。理由一是秦县地名多用越人语言,而“开阳”为汉语地名;二是秦县面积广大,其时同设开阳县和端溪县,不合秦县广大之旨;三是秦代立县主要是军事据点,而罗定当时并非军事要地。由于曾教授持否定意见,没有将开阳县作秦县列入1994年版的《罗定县志》。
2018年版的《罗定大事记选编》后记认为,根据唐《通典》和历代罗定州志都有记载,《罗定县志》否定秦设开阳县不妥。
综观罗定历代志书,《康熙罗定直隶州志》《雍正罗定直隶州志》《罗定市志》(2012年版)都称秦设开阳县。而《民国罗定志》和《罗定县志》(1994年版)都没有秦设开阳县的记载。《罗定市志》(2012年版)又指出:“罗定,春秋为百越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岭南设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对罗定的郡属,现存文献记载不一: 清康熙、雍正年间的两部《罗定州志》及《民国罗定志》均据唐代杜佑《通典》记述,罗定“秦属南海郡;1979年新版《辞海》把罗定划归桂林郡;现代许多学者则认为,秦代岭南诸郡并无明确的疆界,在唐以前的史籍,未见有秦代罗定属何郡何县的记载。直至西汉初,罗定地方政区建置才有较明确的记述”。明天顺、万历、崇祯、清康熙六年的罗定地方志本己佚,清道光地方志本未编成,未能找到更多的说法。
△明嘉靖《德庆州志》
秦设开阳县之说,最早出自明嘉靖《德庆州志》,因为明万历罗定建直隶州前属德庆州辖县(宋称康州),罗定后来志书多参照明嘉靖《德庆州志》,据该志书《事纪》载:“秦始皇三十三年遣任嚣,赵佗讨南越平之,初置南海郡”,并注引自《文献通考》和《名儒粤论》,元朝《南海志》亦云秦领县十八。《文献通考》是宋元时代学者马端临编撰的一部典章制度史,书中是这样记述的:“南海郡(今南海、始兴、义宁、海丰、恩平、南陵、临贺、高要、感义、晋康、临封、开阳、高凉、连城、新兴、铜陵、怀德、潮阳等郡是也)。”书中还特别提到“晋康今德庆州(连滩、宋桂、云浮、悦城、都城等地),临封今封川县(属德庆),开阳今泷水县”。新兴元明不属德庆州,未有提及。但志书又指出:“惟番禺、龙川乃秦所称,未见文献提及”。关键词是一个“今”字,其意思是说秦南海郡的范围在当今十八个县内,因为被误读和曲解,引至后来不少史志引用出错。
同样,唐代杜佑《通典·卷一百八十八》中也提到,“秦始皇平天下,开岭外,置南海郡,今南海、始兴、义宁、海丰、恩平、南陵、临贺、高要、感义、晋康、临封、开阳、高凉、连城、新兴、铜陵、怀德、潮阳等郡地皆是”。仍是一个“今”字,文中所提到南海郡范围在作者所处朝代为唐代开阳等郡而已。唐开元十六年,因为泷州首领陈行范称帝事件被平息后,泷州的政治中心从太平迁往船步,泷水县一度被开阳县替代,这是《文献通考》和《通典》里只有开阳县而无泷水县的原因。到宋开宝六年,废泷州省镇南、开阳、建水三县并入泷水县隶康州,才恢复以泷水县命名。
△开阳县儒学遗址
《德庆州志》既承认秦县番禺与龙川未见于《文献通考》中,秦南海郡设县存疑。但要证实开阳县不是秦县,也许曾昭璇教授的三点解释仍理据不足,我们还要认真查找唐以前史料记载,才可证实。《简明广东史》指出,秦军入岭南新置三郡(南海、桂林、象郡)为“初郡”,官制尚不完备。南海郡下辖番禺、龙川、博罗、四会四县,南海郡治设于番禺,任嚣被任命为首任南海郡尉,赵佗被任命为龙川县令,并分别在番禺、龙川建秦城(任嚣死后升赵佗为南海尉)。秦统一岭南以及南海诸郡的首置,揭开了广东古代史上重要的篇章。但是应看到,秦南海郡的设置是不严密的,而各部越人适应这个新制度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赵佗建立南越国后,南海郡再增加中宿(今清远)、揭阳,共六县。这是秦南海郡设县的明证。当然,我们也可用十八个县作为旁证材料[十八县中云浮地区内有晋康(端溪、悦城、都城、晋康)、开阳、新兴三县]。查看这些县的地方志中,有没有说自己县是秦代设县的(如新兴,赵佗曾建白鹿台,但没说曾设秦县)。
△开阳县儒学遗址山路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关于南海郡地图,也只有“番禺、四会、龙川、博罗”等县,没有开阳县。
汉代,《史记》只记南海郡,没有设县记载。《汉书》记秦南海郡设县六个。《后汉书补卷》记南海郡设县七个,增加了增城。唐代,《新唐书》和《旧唐书》亦没提到秦三十三年设置开阳县。宋代,《广东舆图》《太平寰宇记》《舆地广记》《舆地纪胜》《大元混一方舆胜揽》《方舆胜揽》等相关史籍都没有找到秦设开阳县的内容。
罗定文史学者徐东据《三国志·吴志》指秦三十三年统一岭南前以屠睢为南海尉。又据《汉书·南越传》指南海郡尉署在泷口西岑,称秦初定南海郡尉署在今南江口。他亦认为南江流域在秦曾设置开阳县(参见《罗定春秋》卷二)。他还将罗定的飞来庙(尉佗庙)定为最早的南海神庙。至于泷口西岑是否为今南江口,尚难以证实,因为岭南称急流为“泷”,罗定江古称泷江,罗旁水也称泷水,北江有九泷十八滩,不知是哪个泷口。
《淮南子·人间训》记秦军入岭南的战争过程: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而以越人战,杀西呕(瓯)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适戍以备之”。从罗定出土的两座大型战国墓中,我们可以想象当年越人与秦军进行三年游击战的一些情景。
从水道交通而言,东水是泷江支流,没有像泷江那样畅通,秦要设县,首选应在太平,船步则不太适宜。加上战乱,设县在南江口也不会选东水上游。到赵佗建立南越国,实行“和辑百越政策,与当地越人酋长修好,已没有在泷江流域设县管治的必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