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广东老火汤的影响,人们总以为南方的汤比较讲究,需要花很长时间准备。确实,从大面上看,也许是受天气的影响,天气炎热的南方,尤其是闽粤人们饭桌上的汤常是重头戏。食材,搭配,火候等方面大都比较破费心思。不过,也很一些方便制作的简单版汤水,广受欢迎,常常出现在家庭餐桌上。
河蚬(福建各地方言又称其为沙喇、沙蚬、喇啊,妞央等)汤就是其中之一。
一种做法是直接煮。配菜极简,只要有姜;关键是河蚬一定要多,3-4口之家煮一次得用一斤左右,汤才够浓,喝汤吃肉两不误。
南方河网地带,各种蚬子生长于河沙中,多而价廉。我小时候(80年代),一斤也就几分钱,如今下河筛河蚬的人少,但也从未超过5块。煮一顿,怎么也花不到5块钱。
煮之前要泡水,让它们吐吐肚子里的泥沙。很容易,只要淡水淹没它们,很快就一颗颗张嘴吞吐啦,泡一会儿换换水,会发现水变浑浊,有些泥沙沉淀其中。其实只要换个2-3次水,每次搓洗一下,就很干净啦。
炒锅里下一点点油,把姜片(稍微多一点)爆出香味即可
开水或冷水下锅都可以,水烧开就可以把河蚬倒入锅中。
不过一两分钟,锅里的水就再次沸腾起来,河蚬受热纷纷打开原本紧闭的壳,汤里开始出现白沫。因为之前有放一点点油,很快油花会把它们凝聚再一起,用汤勺撇去浮沫即可。
一根韭菜(小葱也行),预先切细碎的小段。这个只是增色而已,即使没有也不影响汤味。
撇弃浮沫后的汤呈现淡淡的蓝色,这是河蚬汤的特色。
关火,往锅中放入韭菜段,胡椒粉,盐调味。
搅动均匀即可。这时的汤已可直接盛装上桌。也还可以以此为基础加入苦瓜片,更增回甘的鲜味。
另外还有一种煮法是隔水炖,特别适合以前大家带饭盒去蒸饭的那种食堂,因为久炖,汤味浓,蚬子肉吐尽精华,瘪淡无味不吃也罢。
有“如隐居士”之名的明代诗人陈宪章有诗赞曰:
家在桃源里,龙溪是假名。
蕉衫溪女窄,木屐市郎轻。
生酒鲟鱼脍,边炉蚬子羹。
行窝堪处处,只少邵先生。
PS:别看河蚬价廉,营养价值可不低。可开胃、明目、去湿、醒酒、还有退火护肝、麻疹退热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