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隅文化博物馆,距县城4公里,又叫莲花阁。在那里,可以看到墨脱县的全景。墨脱,有两个地方,可以俯瞰整个县城,一个是通往仁青崩寺途中,一个叫海市蜃楼的亭子,另一个就是莲花阁了。
可惜雨一直扑簌簌的下,实在无力观景,赶紧进了博物馆。馆内有一群人也在参观,还有专人讲解,看着像组团游客或者领导视察。博物馆详细介绍了墨脱的地理位置、宗教民俗、生产生活、民族服饰、手工艺品及墨脱公路的修建历史。内容很细致,浓缩了整个门珞文化的精华。
与藏区相比,墨脱地区的人们生活环境更加闭塞,因无法与外界交流,信奉的宗教也更原始。门巴、珞巴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昆虫、蛇类、石头都有神,人的一切行为,包括衣食住行、生产欠丰都与鬼神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巫师这个行业也由此应运而生。
巫师还有不同的品类,功能不同,有送鬼的,有消灾的,有祭祀的。本波,是巫师的另一个种类,会念咒语,传说能置人于死地,本波有咒经,如果与他人有嫌隙,就设法弄到对方一点毛发,塞进牛角里,再埋入土中,据说被咒的人就会“生疮流脓而亡”,有点像苗族的下蛊。
小说《藏地密码》中提到了墨脱的人祭和血池。血池是一种保护门不被打开的机关,将人的不同器官,放在不同的池子里浸泡,可产生一种力大无穷的纤维,在书中,世界上第一座血池,就在墨脱的巴日村。也曾想探访这个村子,但来了才知道,小说终究只是小说。
从博物馆出来,雨下得更大了,我一边在屋檐下躲雨,一边寻摸有没有车经过可以把我带回县城。正想着,有辆面包车在博物馆门口倒车,我赶紧过去问他去不去县城,司机让我上车,他告诉我这车是旅游团的车,今天带了个团,刚把客人们送回酒店。司机给我停在了县检察院的门口,我看旁边有家云中石味饭店,专门吃石锅鸡的,我想着这道菜这么有名,我来了怎么也得尝试一下吧。
其实从刚进灵芝开始,所到之处就有各种餐馆,以石锅鸡为特色,招揽生意。但一直没有机会尝试,一方面一大锅鸡,一个人吃,成本有点高,比如,这家石锅鸡,最小份也要290块,另外确实也怕浪费,但到了墨脱这个石锅鸡的原产地,不尝试一下岂不可惜,赶上今天下雨,就想吃点暖和的,加上长途跋涉,觉得自己需要补补。所以打定主意,吃!上菜之前,服务员先给上了一份花生米,过一会,石锅鸡上来了,我一看,嚯,这一大锅,够三、四个人吃的!
石锅的制作工艺,本身就是墨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料为皂石,产自雅鲁藏布江两岸的悬崖上,颜色为灰白和灰褐色。用它熬制出的食物,味道鲜美。石锅鸡以各种菌类和土鸡为原料,加之当归草,慢火炖制。墨脱的鸡,也和其他地方的鸡不一样,它会飞,曾经几次,看到一群鸡在墨脱的各个村子里,滑翔,足有十几米远。
汤味有种淡淡的药膳味,当地土鸡细嫩Q弹,让人吃一回想两回。鸡这种东西,在家就直接下手了,但在外面,总得斯文一点,用个筷子不是?餐厅里人除了我,没有其他客人,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看着我,面对一锅鸡。最后,我居然把整锅鸡都吃完了。结账的时候,服务员问我打包吗?我说除了汤不剩别的了。吃完的感觉,特别撑但又缺点什么,仔细想了想,是缺主食,于是我又去旁边面包房买了个面包。